旅游百事通_旅游常识_旅游攻略_驴友百游记_驴友经验分享_旅游景点介绍-去哪玩儿

http://www.she114.com

当前位置: 主页 > 驴友百游记 > 晚秋悲叹北邙山_洛阳旅游游记 - 河南游记攻略

晚秋悲叹北邙山_洛阳旅游游记 - 河南游记攻略

时间:2018-11-0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点击:
所属景区:洛阳 洛阳,一座帝都古城,汉传佛教的诞生和衍生地。当然,仙家对它也从未放弃。 洛阳市的北郊,横桓着一座不高、不大的山,既不象陕西的“原”,也不如南方的丘陵。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一块略高于公路的林地。 但,历史上它确是一座名山,位列道
所属景区:洛阳

  洛阳,一座帝都古城,汉传佛教的诞生和衍生地。当然,仙家对它也从未放弃。

  洛阳市的北郊,横桓着一座不高、不大的山,既不象陕西的“原”,也不如南方的丘陵。与其说是山,不如说是一块略高于公路的林地。

  但,历史上它确是一座名山,位列道教第七十福地的北邙山。

  传说公元前520年,老子离开周王城守藏室(国家图书馆),悄悄来到北邙山之巅的翠云峰,彻夜砌起太极八卦炉,以乾、坤、坎、离、震、艮、巽、兑八方位,调动天、地、水、火、雷、山、风、泽之灵性,巧运内外相济之理,专心精炼了九九八十一天。揭炉时,随着轰然一声,只见万道金光四射,直窜云霄。老子自尝一粒,瞬间面露紫气,脱却凡骨。于是,老子用仙丹点化他的青牛,跨上牛背,由北邙山远出函谷关“西游天竺教化胡人”去了。

  这么诱人,上去看看。

  循小路而入,两眼茫茫:尽是近几年种的松树和阔叶树,大都还未成型,绝无身处森林的感觉。

  在一块颇显凄凉的台子上,前后散落着几间陈旧、简陋、小巧的道院建筑。这就是北邙山的翠云峰?这就是曾经辉煌至极的上清宫?

  顾目眺望,翠云已无。立时,脚下有些沉重。踌躇前行,宽敞的院内立着两块小石碑,字迹模糊不清,若似无字碑,或许它对上清宫的历史也已淡漠。

  从两碑中间穿行,迎面是毫无古朴之气且矮小的老君殿。凝视堂中娇小的神像,太上老君可能并不介意自己身处陋室,他一向倡导无为安然处之嘛。绕至殿后,眼界豁然洞开:上清宫原来藏在这。跨入宫门,记忆的闸门被打开,其历史赫然浮现眼前:

  唐高宗龙翔二年(公元662年)为镇鬼消灾,特下诏洛州长史谯国公许力士在北邙山张道陵修真处兴建上清宫并设醮行祭。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改称太微宫,奉祀太上玄元皇帝(老子)。

  令人震撼:唐玄宗执政期间,不仅下诏扩建北邙山太微宫并改名为玄元皇帝庙,还命雕塑大师杨惠之为庙里雕塑了一组精美的道教造像:中立一尊太白石玄元皇帝像,头戴冕旒,身披衮袍,壮穆神定;左配孔子、庄子、文子、列子、庚桑子,右配唐玄宗自己和当朝宰相李林甫。同时,在宫(天宝元年九月改玄元庙为玄元宫)中设置通玄学(国立道教学院),用十二年时间为唐朝培养了一千三百名高级道教人才。师生通力合作,奉诏缮写了道藏《三洞琼纲》五千七百卷。天宝二年三月,改玄元宫为太微宫。天宝八年,玄宗又加封唐高祖为“神尧大圣皇帝”、太宗为“文武大圣皇帝”、高宗为“天皇大圣皇帝”、中宗为“孝和大圣皇帝”、睿宗为“玄贞大圣皇帝”。画圣吴道子精心绘制“五圣”真容《五圣千官图》于太微宫大殿壁上,真是“吴带当风”,满堂生辉。这座道宫严然成了一家皇室宗庙、艺术殿堂,甚至成为朝廷至高无上的荣誉官衔“太微宫使”。

  没想到:宋代皇帝也对上清宫钟爱有加。宋太祖素慕该宫,亲诏改太微宫为上清宫。特别是宋真宗,曾四次驾幸北邙山上清宫。有一次,宋真宗率朝官特幸上清宫,在一壁画前驻足细瞻,突然惊奇地说:“此乃真先帝也!”言毕,焚香跪拜,凝视长久不舍离去。原来,当时有一青年宗教画手武宗元,敬佩吴道子的精湛技艺,自己捉笔在上清宫的另一宫壁绘画了一幅大型神仙群像《三十六天帝》,其中的“赤明和阳天帝”就是暗摹了宋太宗(真宗之父)的肖像。

  神奇的是:全真道鼻祖王重阳从陕西启程赴山东传道途中,特地攀上北邙山到上清宫瞻仰圣迹,道风飘逸,欣然作《题上清宫壁》诗一首:“丘谭王风捉马刘,昆仑顶上打玉球,你还般在寰海内,赢得三千八百筹。”走出北邙山,王重阳一路乞讨到山东。怪巧的是,他先后收度马丹阳、丘处机、谭处端、王玉阳、刘处玄等“全真七子”,暗合了诗中玄机。他们在重阳祖师登仙后,纷纷传道立宗,彪炳全真大旗。

  可以想象:当年的上清宫规模宏伟壮丽,宫阙巍峨,台阁雄峙,艺术生花:“背邙山之原,面伊洛之流,枕大川,朝少室,挟太行,跨函谷,山川绚彩,云日暄明”;“台殿高敞,下瞰伊洛,神仙泥塑之像,皆开元中杨惠之所制,奇巧精丽,见者增敬。壁有吴道子所画五圣真容,丹青绝妙,古今无比”。可谓“道子画,惠之塑,寺得僧繇神笔路”。

  梦醒:皇真皆作古,宫庙也废圯。

  如今,偌大的一座道观历尽千年沧桑,塑画珍品早已荡然无存,仅剩破旧的翠云洞和老君阁可供游人香客参拜。问了问宫中的一位中年道姑,何日可重振?她说:“随机缘吧。若有兴趣,你不妨到下清宫看看”。

  经人指点,在小树林穿行一会就来到下清宫,古称“青牛观”。洛阳曾流传“东有白马寺,西有青牛观”。

  一眼望去:山门紧凑,青牛锁关。宫内有小桥溪水,清幽雅致。正北是混元道德洞,内奉太上老君像;西为龙王洞、青牛殿;东有三宫洞。据说,当年老子即隐居此宫养牛、著经。青牛殿下有一洞,相传是赵匡胤千里送亲娘住过的地方。唐宋时期,曾有六位皇帝临此宫巡视、封赐、撰碑。啸声四起,只见一似疯似癫的邋遢道人在宫内晃来晃去,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走到我身边哼了几句。悟了半饷,好象是:不能拍照,千万别惊动神灵。我只好收起像机,潜心寻觅仙踪道迹。

  下清宫,虽小却还有点道观风韵,难怪它自诩“道教之宗,紫气之源”。

  距下清宫不远处,还有一座清代建造的吕祖庙。依山就势,红垣绿槐琉璃房,玲珑剔透尤仙境。这里香火颇盛,占卜者极多。

  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喜游中原。一日,发现洛阳瘟疫四漫,城内死寂。他想到了牡丹根能驱此疫。为救民生,他急升天庭拜见王母娘娘,想求请她身边的牡丹仙子下凡治病救人。西王母挪谕:“什么替天行道,莫不是打牡丹姑娘的歪主意?私自下凡必遭天谴。”牡丹仙子感于吕洞宾的至善诚意,便偷偷溜出天宫,在北邙山上空飞撒漫播牡丹种子。王母娘娘知道后,贬她下凡种牡丹。因北邙山土地肥沃,加上她时时化作和风细雨,那晚播撒的牡丹种子开始出芽、绽花。吕洞宾感恩牡丹仙子的义善,特在北邙山的官道上扎了个茶庵,宣传牡丹的德行和牡丹的妙用。没多久,经牡丹根煎汤灌服,瘟疫尽除。人们为感谢牡丹仙子就把北邙山改称“牡丹山”,并在茶庵处修了一座庙,敬奉仙人吕洞宾。

  一段悯缘,成就了洛阳的牡丹王国,也延续了吕祖庙的香火。

  游出美丽的神话传说,走出陋旧的宫观庵庙,北邙山四周茫茫:午时已过,阳光极力想穿透层层迷雾。

  心想:凋零的道教遗迹,呈现着道教的衰微,但是否就永远的秋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